您的位置:首页 > 综合百科 >正文

陋室铭翻译全文

发布时间:2025-04-04 07:37:21  编辑:  来源:

导读《陋室铭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,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受赞誉。原文如下: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...

《陋室铭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,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受赞誉。原文如下:
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:“何陋之有?”

这篇短文以“陋室”为中心,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。文章开篇用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来比喻陋室虽简陋,但因主人品德高尚而显得不凡。接着描述了陋室内外环境的清幽雅致,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”,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。随后提到交往之人皆为学识渊博的贤士,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”,进一步强调了陋室主人的精神境界。

文中还提及了作者在陋室中的生活情趣,“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”,体现了其淡泊名利、热爱文化的精神追求。同时,通过“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”表明自己远离世俗喧嚣与官场烦扰,享受宁静自在的生活状态。最后引用孔子的话“何陋之有?”巧妙回应了开头关于陋室是否简陋的问题,再次点明主题——真正的陋室在于人心而非物质条件。

总体而言,《陋室铭》不仅是一首赞美简朴生活的诗篇,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,即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好坏,而在于自身修养的高低。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激励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追求内心的富足与满足。

标签: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版权声明: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。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
版权所有:阜新生活网 ·(2019-2025)